/>

淮阴工学院平面交叉口智能信号控制虚拟仿真实验

实验简介
实验的实用性

该实验基于丰富的教学资源、多年的科研成果以及虚实一体的教学平台,设置了实验简介、城市道路搭建、交叉口组建、信号配时模拟和实验报告等五个实验模块,涵盖了从基础认知、设计训练、应用探索三个不同阶段的虚拟仿真实验,解决了教学当中高危险、高成本、不可逆的困境。支撑《交通工程学》《交通管理与控制》等理论课程,满足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需求,并能支持本科生、研究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开展进一步的创新性研究。本实验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1)搭建了一个用途广泛的虚拟场景。根据城市道路交叉口信号控制流程,信号配时参数融入交通设施,搭建了交叉口、交通标志、信号灯组、车辆(出租车、小汽车、公交车三种车型)等虚拟场景。学生可以通过该场景进行观察、比较、引导等实验训练,城市交通管理可以借助场景进行交通控制优化,既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与动力,又能帮助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。

2)构建了一个科学探究的实验方案。实验方案遵循从直观认识到规律探究

的逻辑,通过虚拟仿真的方式,开展参数的设计与效果的优化,既有利于学生实验的教学目标达成,又能为学生提供多次反复的参数设计与优化操作,并实时对操作过程与结果加以综合评价,并提出改进方向和策略,引领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式的学习。

3)创建了一套全程交互的实验步骤。交互式操作贯穿实验全过程,每一个交互步骤除了给出相应知识点的提示与帮助,并引入容错机制,为学生在反复实验中探索最佳控制策略提供保障。学生可以从信号相位、信号周期、绿灯时长、信号协调四个维度,进行自主探究式实验,从中得出最优方案。这种探究式的实验模式既能满足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,又能帮助学生树立工程意识,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。

总而言之,该实验是软件信息技术与交通类专业教育实验的有机融合,可以优化实验教学效果,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,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。